(徐淮网 张文一 贾成涛)2023年7月15日下午,徐州收藏家协会在四季大酒店三楼会议室隆重举办了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杨世明先生的《彭城两书体是徐州书法代表性符号》研究课题列入了协会的重要学术成果。 大会在总结工作成就的第三点“文化创新不断,理论成果显著”之中指出:“在徐州城市艺术理论研究方面,杨世明老师开拓性地提出《彭城两书体》研究课题。2019年1月举办了杨世明书法观摩展暨彭城两书体研讨会,之后,该课题于2020年12月17日荣登《彭城画派高峰论坛》,从民间课题研究上升到市级文化发展计划。” 2015年以来的八年间,杨世明沿着张伯英先生研究徐州地方书法史的思路,重新梳理了三千年徐州书法历史,提出张伯英书体、李可染书体即“彭城两书体”是中国三千年中国书法的创新书体,是徐州一千五百年来传承有序书法的典范,是徐州书法当之无愧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并写作了《一城两书体、天下有几家》、《彭城两书体、文脉千年传》等三十多篇论文,还下功夫“体验”彭城两书体的创作思路、书路,写出“废书三万”。 “彭城两书体” 的课题以及研习两书体的“体验字”,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更有书画界大家及各界名家的认可。彭城画派研究会张爱军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院长相继题写了《彭城两书体》以示鼓励。中国书法协会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徐州书协主席马亚教授,审阅了许多篇论文,并做了不少点评、点赞,还几乎天天浏览、阅批杨世明“体验彭城两书体”的习作,曾给予“徐州榜书高手”的赞誉。 喜爱书法是个人的事,传承彭城两书体是大家的事。杨世明先生提出“我们都是传承者”的理念,让理论与实践如涓涓细流长流不断,已渐渐化为越来越多人关心、传承、弘扬彭城两书体的自觉行动,成为徐州的一个靓丽的文化现象。如2020年摄影家孙健程先生把书法与影像结合起来,首创“影像书法”,扩大了传统书法的审美空间,壮大了书法欣赏者队伍。又如2023年企业家王红女士把书法、影像书法与外文翻译结合起来,并传播到国际著名媒体,开辟了宣传徐州书法、徐州企业和徐州产品的崭新渠道。八年间,大家一起书写了弘扬彭城两书体的传奇故事。 “理论一旦为人们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杨世明先生《彭城两书体论》的提出、实践、传播,一幅字一群人共舞,一群人写出许多传奇,佐证了这一理性的光辉,而其列入协会的学术成果也是对八年群众性传奇故事的小结。 杨世明书法 孙健程制作 |